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信阳站长网 (https://www.0376zz.com.cn/)- 基础存储、混合云网络、云安全、数据仓库、大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非接触式互联体验将成为新常态吗?

发布时间:2021-02-10 12:07:58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互联网
导读:四 从边缘到中心的云网一体 首先,我们强调一个前提,边缘计算一定不是孤立的,我们将边缘计算视为云计算的延伸,拓展云的边界。边缘作为终端与云中心之间的数据纽带,对形成云-边-端一体的计算形态至关重要。 云计算最大的优势就是规模化的计算集约,因此能

四 从边缘到中心的云网一体

首先,我们强调一个前提,边缘计算一定不是孤立的,我们将边缘计算视为云计算的延伸,拓展云的边界。边缘作为终端与云中心之间的数据纽带,对形成“云-边-端”一体的计算形态至关重要。

云计算最大的优势就是规模化的计算集约,因此能够获得巨大的降本增效收益,但是把全部的计算都集中在一个点显然不现实,除了计算成本之外,另外一个影响计算分布形态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数据的传输成本。“云-边-端”一体的计算协同形态,其实就是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成本和计算集约收益之间形成的动态平衡状态。在这个形态下,我们通过不断地网络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力革新,去影响计算集约的分布状态。

分布在全球的数十个中心云Regions是云计算的核心大脑,基于大规模集中的计算资源提供超强、高效的算力。资源集约化,也大幅降低了单位算力的成本,同时相对而言,到终端的平均数据传输成本也比较高。

从云中心往外下沉延伸,是运营商网络,连接着数以百计的运营商数据中心,这也是第一层边缘计算分布节点,提供中小规模集中算力,用于覆盖省一级的就近计算和流量调度。同时,在这一层边缘计算节点基于大量广分布的数据中心构建一个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网络,负责回云加速、边到边加速,提供“云-边”和“边-边”协同能力,屏蔽中心云与边缘云之间因互联网传输的网络波动对业务层数据传输造成的影响。相比中心云,在这一层计算节点,计算集约带来的收益相对变小,但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成本也显著降低。

5G,让边缘计算继续下沉延伸到运营商地市城域网,将来会连接着数以万计的MEC节点,这是第二层边缘计算分布节点,提供小微规模集中算力,用于覆盖地市一级的就近计算和流量调度。因为MEC节点距离终端更近了一步,更低的时延和更低的成本,让更多原本只能在终端进行的计算能够上移至边缘,从而形成算力集约,最终带来成本收益。而且,5G释放出来更多的终端到边缘之间的网络传输质量管控能力,可以让我们基于场景来优化“端-边”的网络服务质量,达到降低成本的同时并未降低用户体验。

综上,通过一个整体的从云到边再到端的网络体系,形成云网一体化的能力,让不同业务场景能够在这样一体化的形态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计算分布形态。
 

三 一体化增强服务的5G边缘计算

通常意义上的边缘计算我们都会简单地等同于IP流量调度。到了5G时代,大家也会简单类比UPF到MEC节点就是牵引一条IP数据流,把感兴趣的流量牵引过来即可。但实际上5G下的边缘计算可以做更多。

从面向流量演化为面向服务

第一就是可以从面向流量的经营增强为面向服务的经营。我们牵引过来的不仅仅是流量,而是流量上面所承载的服务,服务将会赋予流量更多的意义,因此在进行调度的时候,更多需要考虑的是流量所承载服务的要求而不是单纯的数据流。所以5G下的边缘计算需要从面向流量演化为面向服务。

从面向服务的角度出发,5G边缘计算如果仅仅是作为一种离用户更近的服务部署来定位的话,那就降低了5G边缘计算的价值。除了近所带来的更低时延这个显而易见的优势之外,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实现服务增强。

从服务更近演化为服务更强

由于移动网络本身的架构特性,相对于传统的固网架构,移动网采用的是用户面流量和控制面管控两条腿走路的模式。边缘计算牵引的是用户面流量,但还可以通过与移动网交互从而获得更多控制面的信息,比如SINR,Cell Load等数据。这些控制面的数据可以给服务更多的能力组合,进一步增强边缘计算的对外服务能力,甚至能开拓出新的业务场景。比如在牵引流量的同时,带上控制面所看到的整体小区负荷、信号强度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服务端进行更好地拥塞控制,从而让上层业务适应到对应的无线环境,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从通用服务演化为5G边缘服务

最后,由于有了边缘计算的存在,原来互联网普遍的“客户端/服务器”的架构也会变成“客户端/边缘端/服务端”的架构,因此必须考虑到边缘在整体链路中的角色,考虑到5G带来的增强服务。在5G时代,边缘部署的服务不能只是简单的云服务的就近部署,必须从通用服务演化为5G边缘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用好5G边缘计算。

 

(编辑:信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