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汽车百人会精彩观点
上大学时,马斯克思考了人类的现状和未来,认为有几个行业将决定人类的命运: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于是就决定以后从事这些方面的工作。 毕业后,他先是做了互联网公司 Zip2 和X.com(后改名为 Paypal)、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太阳能公司 SolarCity、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隧道挖掘公司 The Boring Company、超级高铁项目 Hyperloop 等。 需要说明的是,他做了这么多公司,都是旗帜鲜明地提出:我是为人类未来(而不是商业利益)而做。例如做 SpaceX,他从来不会说我想要赚多少钱,而是谈我要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把 100 万人送到火星去生活;做特斯拉,也不会说我要成为世界首富,只是说我要改变能源消费格局,让人类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这对于那些抱有同样理想的天才人物,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我在给他打款前,也去掷了硬币。我印象很深刻,那天连掷三回都是正面朝上,于是我坚信买这股票肯定不会出错。 结果没多久,阿里的股票就下跌了。那时每天我都会坚持去掷硬币,决定要不要抛出,可没有一次是顺利的,三次里总是既有正面,也有反面。半年后,到了 2018 年 11 月前后,股票有回升,我的心也踏实了。我还是会每天坚持掷硬币,有一天掷了三回都是正面,我觉得这是让我卖出的信号,于是让朋友帮我全部卖出。就这样,半年时间我亏了 10 万元钱。 我平仓走人后,股票又开始回落,我还沾沾自喜还好我走得快。但现在回过头来一想,我明明是亏了的,如果长期持有的话,我说不定还可以赚回本钱。 现在我回想起来也忍不住好笑,觉得当初的做法实属胡闹。对我来说,这最初的 10 万元就当是教训了。 5、我清仓的都在涨,我持有的还在跌 蔡菜丨 26 岁图片编辑 我是 2020 年 3 月开始炒股的,先后持有过北方稀土、顺丰和中国国航。 我不是一个习惯“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的人,往往是一段时间内集中持有某一支股票。开户之后,我买入的首支股票是北方稀土,买入价是 9.37 元;时隔三个月之后,2020 年 6 月 11 日彻底清仓,当日股价是 9.78 元。在这只股票上,我只赚了 3000 多元。 之后我持有过一天顺丰的股票——2020 年 7 月 6 日以 56 元的价格买入,第二天以 61.6 元的价格卖出,赚了 1 万多元。 但现在,这两支股票的价格分别是北方稀土 13.8 元,顺丰 87.9 元。总而言之,我的心很痛。尤其是北方稀土,自我清仓后就一直在涨。 目前我持有的股票是中国国航。我是 2020 年 5 月 6 日,以 6.94 元的价格买入的,期间有过几次短线操作,赚了 3 万多元。最近的一次是在 2020 年 12 月 4 日以 8 元的价格再次买入,之后它就跌了。每天打开手机上的炒股软件,考验的都是心跳。
我本身的专业和金融没有关系,我也没系统地学习过炒股知识,更没有报班、听过大V的课,可以说是个“三无”人员。但我目前的收益率是 45%,我觉得是超过了 97% 的股市投资者。 同样的,此次发布会上,钉钉还推出了协同办公套件,将整合项目、邮件、文档、日志、日历、知识库、审批、待办等功能。但早在 2020 年 9 月,金山文档就宣布功能升级,从在线文档过渡到协作套件。而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也一直标榜自己为一站式企业沟通与协作平台,涵盖协同办公领域数种功能。“走飞书的路,让飞书无路可走”。 这些现象都表明,在产品功能趋于同质化的今天,企业协同办公产品正在陷入内卷,产品获客难度逐渐上升。事实上,钉钉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 2020 年 11 月 26 日召开的钉钉 SaaS 合作伙伴论坛上,钉钉对外发布“免费迁徙”计划,企业用户可将在其他平台购买的第三方应用,免费迁移到钉钉平台使用。按照钉钉的介绍,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让企业用户可以将其位于其他平台所购买的第三方应用,免费迁移至钉钉平台上使用。 “这不是撬别人的生意吗?”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显然,钉钉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在市场下行的环境下获客。 钉钉沦为阿里云的工具 这次发布会是阿里巴巴“云钉一体”战略升级后,钉钉首次年度新品发布。而在这次发布会上,首先被推出来的,则是低代码开发工具钉钉宜搭。 钉钉宜搭的前身是宜搭,该产品最早在 2019 年 3 月上线,宜搭当时是阿里巴巴企业智能事业部研发的 SaaS 企业应用构建平台。通过该平台,开发者可以在可视化界面上以拖拉的方式编辑页面、表单和流程。此前,宜搭作为阿里云 SaaS 加速器的重要模块。 能看出来,作为和阿里云渊源很深的钉钉宜搭是此次发布会的重头戏。钉钉推出钉钉宜搭也算煞费苦心。 钉钉宜搭的出现,其实是阿里实施“云钉一体”战略的具象表现。在此之前需要明白“云钉一体”的目的:把钉钉并入阿里云,实际上是为了阿里云铺路。
2020 年 11 月 5 日,阿里巴巴发布 2021 财年 Q2 财报,财报显示,阿里云营收 149 亿,虽然阿里巴巴云计算收入大幅上升,增速达到 60%,但跟前几季的数据相比,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在 2016 年之后,阿里云的增速告别了过去的三位数增长时代。这意味着近年来阿里云在国内云计算市场份额见顶,营收增速放缓。 (编辑:信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